在液压元件(包括管道)的容腔内流动或暂存的,循环的工作液体理应限于在规定的容腔内,然而由于压力、间隙等种种原因,有部分液体超过容腔边界流出,液体的“越界流出”现象称为漏油。漏油这是电液推杆常见的一种故障,不仅影响电液推杆的工作性能,损坏液压元件,而且会浪费资源,污染环境,对安全生产造成威胁。
电液推杆漏油原因分类
1.内漏油
内漏油是指液压元件内部有少量液体从高压腔泄漏到低压腔,如液压传动中油液从高压腔向低压腔的泄漏;从换向阀
内压力通道向回油通道的漏油等。
2.外漏油
外漏油是指少量液体从元件内部向外漏油。如齿轮泵的端面漏油;液压油管的渗透等。液压系统的漏油主要有缝隙
漏油、多孔隙漏油、粘附漏油和动力漏油等几种形式。
原因
1.设计、制造问题:经过检测验算,犁式卸料器配套的电液推杆的实际预压缩率仅为5%,低于最小预压缩率值。
密封圈沟槽尺寸及精度是影响预压缩率的重要因素。在设计密封沟槽时,虽然有标准可遵循,但在特殊情况下应该
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。回路的设计意图很明确,就是要在进给电液推杆快进时,回路保压,以保证电液推杆自锁能
力。此时,电液推杆处于静止状态,接近静密封工况。因此,密封圈的沟槽尺寸、公差应参考静密封工况选取,密封
圈的预压缩率应选得偏大些。回路中电液推杆密封圈沟槽按动密封工况设计,预压缩率选得过小,加上加工时没能引
起足够的重视,出现了沟槽过深的情况,故导致电液推杆静止时出现了漏油。
2.维护、保养问题:在实际中泄漏情况是很复杂的,往往是各种原因和种种情况的综合,但电液推杆中漏油大部分是
由密封失效引起的。
3.厂家电液推杆生产作弊:选用劣质密封圈、焊缝处理不当和为了提高生产进度或者没有相应的测压试验台,放弃了
调试或没有条件就盲目的把产品包装发货,最后以各种托词推卸责任也是重要原因。
影响
1.系统压力调不高
2.执行机构速度不稳定
3.系统发热
4.元件容积效率低
5.能量、液压油浪费
6.造成控制失灵;引起火灾等
电液推杆的保养原则
1.操纵系统工作要求。操纵系统的工作人员,应能熟练地掌握操纵要领,保护好电液推杆液压元件。
2.电液推杆文明工作。液压元件内部零件,应定期检查清洗。
3.液压系统泄漏检查。经常检查整个电液推杆漏油情况,密封件、管接头、板式阀的接合面等处的密封情况。
4.液压系统文明维修。检修时注意文明维修,以免损坏元件。
5.液压系统启动准备。启动液压泵,应先检查各控制元件、电器开关是否处在正常位置。
6.冬季使用液压系统的注意事项。冬季使用液压系统时,应首先空载开停数次,使其升温后,方能进入工作状态。
7.液压系统电磁阀电磁铁检查。液压系统的电磁阀在工作时电磁铁是否工作正常,防止线圈吸力不够和线圈发热。
8.溢流阀的压力调整。溢流阀的额定压力不能超过电液推杆最高压力。液压泵启动或停止时,溢流阀应处于卸荷状
态。
9.液压系统停止工作后的注意事项。液压系统停止工作后,应将各元件的控制开关调整到正常位置,并切断电源。
10.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清洁度检测。电液推杆中的液压油应经常保持清洁,以免油路油道堵塞,液压油的清洁度要
定期检测,若油液中颗粒超标,要进行循环过滤油液或更换过滤芯。